音乐教学反思(优秀10篇)
篇1:音乐课后反思随笔(小学700字散文)
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识谱唱谱是音乐课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课堂上能使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动、游戏。一旦让他们识谱,课堂气氛就会出现冷场,更不用说音乐情感方面了。下面我根据自己一些教学实践来说一说如何有效的识谱:
在唱歌课中,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时,我会用今天要学的歌曲的音乐,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并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然后,再通过对歌谱的视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识谱就是先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让学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声音去表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这节课是轻松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现自我的空间。
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识谱教学也不例外。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以即兴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发挥创造想象的空间和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其实,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丰富的创编形式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篇2:小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小学1200字以上应用文)
音乐教育不但可 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鉴赏力、 表现力和创造力, 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 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 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 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 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 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 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 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 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 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 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 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 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 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 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 、 “欢快地” 、 “深情地” 、 “热烈地” 、 “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 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 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 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 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 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 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 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 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 对于一、 二年级 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 ,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 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对于三、 四年级 的学生来说, 有了一定的自制力, 但识谱能力较差, 我采用 “听唱教学法” , 即在学习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五、用多种方法, 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 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 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 在音乐欣赏课上, 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 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 既开拓了视野, 有提高审美能力。 2、 在音乐理论知识 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 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 比较容易掌握。 3、 利用多媒体、 电 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 音乐。 4、 课堂上, 让学生 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 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热爱音乐。
篇3:五年级音乐教师学期工作总结(五年级900字应用文)
这学期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现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主要表现在:
1.培养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能够在自己的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下演唱歌曲,并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风格。
2.培养了学生创作的能力,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陶冶 了学生情操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4.培养了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存在问题
大多数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音乐基础,是一个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时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大部分学生表现欲强烈, 集体合作意识增强,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是个别学生还存在胆小不敢“出头”的现象,特别是在变声期,很多学生不敢唱歌。
三、采取措施
在大多数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好过渡时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5.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了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了成思想教育。
在今后教学中还要加强乐理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能力,欣赏能力,表演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篇4:音乐教师心得体会(小学1200字以上)
音乐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心灵深处情感溪流的流淌,是灵魂的语言。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听,都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如果从儿童时期就接受音乐教育,那对每个孩子而言都会终生受益。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培养节奏感
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是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使学生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课堂中,我告诉学生,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节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学生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
2.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音乐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技巧,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如通过律动、舞蹈及使用节奏乐器伴奏等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音高、音色的训练等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创造性音乐活动中,学生对音乐形象、声响、旋律与节奏,逐步产生兴趣,并在活动中探究音乐的奥秘、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我主张在音乐活动中满足形式本身对探究、创新的需要,如探究声音的和谐美、追求节奏乐队的普通美,表现舞蹈动作的姿态美等。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1)营造教育环境,创设音乐氛围。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音乐思维,培养他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根据他们无意注意为主的心理特点,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与氛围,发挥音乐对他们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是急于教音乐,而是触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萌芽。音乐是“动”的艺术,这正好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只要合理引导,几乎每个人都会从不同角度对音乐产生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刺激,让他们自然地接受音乐熏陶,生活在音乐的天地中,以激起愉悦的情感和兴趣。
(2)引入情趣因素。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引入情趣因素,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交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表扬的词语来培养彼此间亲密情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因为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加上学生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所以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趣味化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情感染、以趣引导,在情趣中不断激发、挖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这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感受力。
以往音乐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千篇一律地唱、舞,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力潜能的发挥。我们应彻底地摒弃这一阻碍学生发展的教法。在音乐教育中,不拘任何形式,只要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是最佳的教育方法。所以要创造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音乐多媒体课件等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了解背景的手段之一,更重要是提高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即直观、又能使学生记得牢、学得快。在教学中,通过画面给学生新的感受。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另外音乐教室的布置会给学生产生感知的第一印象,看到墙壁上的音乐家的肖像,会使学生产生崇敬之感,音符时值的比例图片,会使学生感知到音有长短之分,看到钢琴、电子琴,会使学生犹如听到优美悦耳的琴声。意识到音乐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魅力。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
篇5:音乐教师工作心得体会(1200字以上应用文)
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学、音响物理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音乐心理学是从19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它广泛的吸收了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发生学、数学、遗传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音乐心理学对人心理发展及能力的认识
音乐心理学家对人的音乐能力的认识,有“先天”说和“后天”说两大派,“先天”说认为音乐能力是天生的,是不能培养的。“后天”说认为,音乐能力是能够培养的。只要有适当的教育,任何人都能够获得很高的音乐才能。
音乐才能的形成离不开遗传因素,但后天的教育与环境因素对它起主导作用。大多音乐心理学家更倾向于不夸大先天因素,例如纳德尔认为,音乐感要求一定的生理前提,但这些前提并不超出每个正常人的禀性,把它发展成为音乐教育和音乐技能意义上的音乐感,是教育的任务。由于“音乐体验本身的直接根源在于人类的本性之中”,一次可以说正常人实际上应当是有音乐感的。
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音乐能力不是可否培养的问题,而是要抓紧及早的培养。音乐教育心理研究首先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社会都来重视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当然,音乐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它的目的是使各年龄层的公民都参予到音乐生活中来,因此当我们说,早期音乐教育更有利于一个人音乐才能发展时,并不是说大的孩子,或者成年人接受音乐教育是没有希望的,特别是当我们确认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音乐成为现代人生活部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而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对音乐的情绪体验,是引发受教育音乐生产兴趣和热情的关键,也是音乐技能发展的原动力并直接构成音乐能力的核心部分,更能促进人身心发展。
音乐心理学对人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当我们谈论到音乐教育对人德智体诸方面都能起到促进作用时,我们是说这样一个假设:那就是我们所谈论的音乐教育,都是正确的,健康与良好的,不论如何去实行,只要是音乐教育,就能收到如上有益的效果。然而事实上在很多场合中的音乐教育,并不象我们所假设的那样。例如,当家长手里拿着鸡毛掸逼着孩子在钢琴上做枯燥的指法练习或者逼着孩子写作业时,我们很难相信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心理会起到什么良好的作用。
认识音乐的本质。
(一)音乐,作为一种听觉音响的艺术,是一种最具有情感性的艺术。因此,在人心理力机制中,它属于“知,意,情“情这一部分。从本质上说,是使人的整体心理结构处于自觉,主与自由的发展状态。
(二)音乐,作为时间过程的艺术,它的存在紧紧依赖于人的创造活动。音乐心理,与整体心理结构发展所需要的创造性,有着深刻的联系。
(三)音乐,作为诱发人想象力的艺术,它的价值,在于激发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行为,如果没有诱发因素,在绝大多数情人很难感到自己自然节奏的存在。
(四)音乐,作为非语义性的艺术,触发人各种思维的自想,直接参与和完善人的造活动。
(五)音乐,作为具有强烈情绪感染力的艺术,具有对人进行无意识的感化作用。因此音乐必须与良好的德育,智育结合来。
(六)音乐,是人类及其丰富的情感精神的艺术宝库,不同音乐的不同情感形态和不同的精神气质,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层次,作用于人的精神。不同的音乐,产生不同的音乐心理,作用于人整体心理结构中不同的情感层次。
通过对音乐心理在人整体心理结构发展中的作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音乐教育中,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审美情感,激发人自觉的参予意识与创造意识,密切结合高尚情操的教育,全面发展人的精神品格,让人心理结构中的知意情得到高度统一,教育中的德智美得到全面发展,是基本的施教侧略。这就是音乐教育。
篇6:音乐课心得体会(1100字)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在新形势、新环境、新理念的推动下,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唱几首儿歌、灌输一些简单的乐理只是,更重要的是教师应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带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和享受,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但是音乐课堂上教师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究竟该如何打造音乐高效课堂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
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他们好动、注意力极易分散,但我抓住小同学爱听故事,善表现的特点,我采取讲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学会歌唱后,再指导他们根据词中内容来表演。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这时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慢慢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每次上音乐课他们都会有一种期待,当然我也会不失时机地将教学音乐基本知识、节奏、歌曲处理(比如以什么情绪来唱好他)等讲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和学生取得配合,收到了一些效果,教了不少儿童歌曲,为丰富儿童的音乐世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结合教材,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教育。
通过学习和研究教材,我觉得音乐教材更具备培养孩子们良好品德教育的形象性、优越性。我在教学一年级音乐时紧扣教材中的《国歌》等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由于我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的欠缺,做得不是很好。但是由于主旨明确,也同时取得了一定效果,向他们分别传授了《月亮》、《小青蛙找家》、《新年联欢会》等优秀歌曲。
三、调动学生情感。
小学生善于模仿,喜好游戏,我们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蕴涵。有了参与听辨音乐的过程,鉴赏音乐就有了一定的基础,音乐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作曲家创作的情感、情绪体验与灵感、风格、取材、体裁形式以及时代背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让其更深刻地体会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
四、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
用肢体语言的方式参与到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其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从多侧面感受音乐,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创作性的表演,不拘形式,不求统一,只要能启迪学生们的想像力,都可以进行创作性的表演,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而且锻炼了大胆、勇敢、活泼的性格,一改原来的音乐课堂呆板拘谨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在音乐课堂中还需要不断的学习。
篇7:小学音乐课心得体会(小学600字)
音乐教学是是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用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研究,结合我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教学心得。
第一,贯彻因材施教,分类施教。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创造能力。首先要了解学生。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主观能力和基础等都不同,同一个年级的班与班之间,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学习音乐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滤到各级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艺术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要兼顾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逐步跟上,缩小差距,甚至艺术能力有某些缺陷的学生,更要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自信地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策略,分层教学。如可以让音乐素质较强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给大家为大家做示范,这样既提高了好学生的情趣,对其他的学生也是个触动。对中等的学生,要保证他们踏实准确的完成本课的知识。对音乐感知较差的学生,要帮他们降低难度,有选择的进行学习,能够将课本中最简单的音乐知识学会就可以了,不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免他们对老师,对音乐课失去情趣。
第二,要调动学生情感。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喜欢游戏,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们应该大胆地放开学生的手脚,引导他们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像世界,用简洁的肢体语言去体会音乐的蕴涵。因为肢体语言是情感的表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则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
篇8:音乐年度教师心得体会(1000字应用文)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如何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本学期的不断学习,使我的教学思路进一步得到了拓宽,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点点收获。
一、备课阶段
新课程理念主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否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实践为基础,是否有效实施“双基”教学,将其融入音乐实践。因此,在讲课之前教师必须全面正确深刻地学教材、备教材、把握好教材内容。做到“深刻、独到、广博、流畅”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是一个难度,因为要备教材,先要通览教材,包括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此外,设计教案时,我严格地本着“备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学会知识的人是学生,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这让我想起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一课中,本以为自己对教材很熟悉了,结果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设得过大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本首歌曲的理解不是很好,于是我就开始反思,开始追问,是什么影响了学生的效果,原来我预设的大目标没有和小目标衔接起来,使得这节课有形式,没内容,有活动,没体验,…后来我又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是我自己出了问题,值得反思的是自己。总之,我感到教案的设计最重要做到适用、恰当,也可以说上好一半的课了。
二、授课阶段
1、在音乐教学中,要明确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我们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上,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不要忽视学的结果,是否学会了这首歌,真正的一节课,需要大家来点评,才能吸取经验。
2、教师提问的目的性强,在提问中减少废话和无价值的语言,做到简单明了,具有启发性、激励性。
3、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要用不同的语言、动作、表情巧妙的启发激励学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掌握方法。
4、注意“度”字,既不能是活动死气沉沉,也不能活跃过分,乱乱哄哄,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灵活的引导,真正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5、小结不空谈,最后小结的作用非常大,一方面是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情况,以便在下次课中加以改正;为下次课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能积累些好的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如果很好的发挥小结的作用,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用的,对此,我深有体会。
总之,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业务能力的提高,是自身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思想提高观念的更新,我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学习,并努力付出行动,争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篇9:音乐课的心得体会(初中900字)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索与创造,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音乐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厚的条件,开发学生的创造是思维的潜质。那么怎样上好音乐课呢?通过音乐课改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常规常抓不懈。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教学常规是必修课。那么在音乐课堂上,更是这样了。首先,我教孩子怎样站着和怎样坐着唱歌,也就是要求孩子们的站姿和坐姿。其次是让学生们听懂音乐语言,什么样的音乐是要求坐姿端正,什么样的音乐是歌表演的站位,什么样的音乐是安静,什么样的音乐又是静静听赏————当学生们养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常规习惯,你的课才能顺利、有序的进行。
二、改变以前的教学式。
传统的教学重在传授,以教师自己为主,以教代学,只重视授。这丝毫没有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老师也累。现在的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发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体验、模仿、合作。比如:先让学生听音乐、听歌曲、再思考回答、学唱歌曲、模仿动作,在这些基础上自己创编动作和创编歌词。这样一步步学习,从而体现了现代教学的理念。
三、音乐中的编创故事
课本中的歌曲有的是有故事内容的,有些通过歌词可以知道,有些要认真欣赏,体会其中的意境。让学生编创故事,可以启发学生创新能力,更理解音乐。
在学习《小红帽》时,学生们听着音乐编故事,一个学生说到:小红帽一个人自己去外婆家多害怕呀,可是她却那样的勇敢,一边采花一边唱歌,她多快乐呀,我也要向她一样。
四、学生编创表演动。
歌表演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喜欢用动作来表达情感。我在教《闪烁的小星》时,同学们伸开小手一张一合的,举过头顶,仿佛是闪烁的小星星。在学习《洗手绢》时,学生们露出胳膊,挽起袖子,双手在胸前向下搓衣服,洗完了举起手绢晾起来。看着他们生动的表演,真是认真呢。通过表现和创编活动,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的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新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对我们音乐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自己要有创造意识,要锐意进取,肯于攀登新的高峰,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喜爱音乐热爱音乐的孩子。
篇10:《月光曲》教后反思(小学800字读/观后感)
一、抓住人物的特点,朗读感悟,体会人格魅力。
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在教学中,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通过朗读品味人物的善良、人物心灵深处的美,让学生受到人格魅力的熏陶。在介绍贝多芬这一人物时我让学生读课文资料袋中对贝多芬的介绍,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月光曲》创作过程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同情穷人、关心人民的精神,这是他创作的源泉。穷兄妹俩他们生活很穷苦,但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也打动了读者。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兄妹俩的对话,深切体会到穷兄妹俩相互关心、相依为命的亲情美。
二、朗读优美的语句感受意境美。
《月光曲》的意境是非常美妙的,文中的句子的描写也是非常优美的。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朗读,以引导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朗读,读出句子所描绘的韵味来,并启发学生想象:这些语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变幻。此时,学生虽然没有亲耳聆听《月光曲》,也能通过朗读优美的语言文字,想象出《月光曲》优美的旋律。
四、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引导朗读的感情节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月光曲》的美妙,朗读的语调应该是柔和、抒情的,只有部分地方,如描写起风浪涌的语句,语调是激昂的,节奏应快些。指导学生朗读时,应引导学生读出乐曲的优美,人物的感情来。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及想听贝多芬演奏的迫切心情,都应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而对妹妹的歉疚,妹妹为了安慰哥哥而撒下的善意的谎言,贝多芬对兄妹俩的同情与关爱,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与激动,都应该在朗读中读出其中浓浓的感情来。在教学中,时间的安排也不够合理,在学到月光曲片断时,时间所剩无几,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草草收尾,导至重点段落没有重点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教学环节,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音乐会#喷泉#音乐课#学生#音乐喷泉#老师#生活#钢琴#森林#音乐家#厨房#音乐厅#动物#幼儿#梦想#音乐盒#活动#大自然#家#声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