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的英语作文(精选10篇)
篇1:中国的礼仪(八年级1200字以上议论文)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有一些人认为这些礼仪是不必要的。如果这是一道问答题的话,这些人可能半对半错。中国众多的礼仪之中有些可以简化,但不可以除去。
举个例子:在古代饭桌上开宴前主人要将重要宾客介绍给大家,并致简明热情的祝词;开宴时主人要亲自斟酒,按顺序向长辈和客人敬酒,不能强求;主动替不胜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客人致意;向宾客敬菜时,要注意客人的饮食爱好,次数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则会让客人尴尬;主人要注意席间相互交流的广泛性,不要热此冷彼,如有女宾,更要注意谈话内容和对女宾的尊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辞宴;主人要陪主宾,漱口、净手后到另座饮茶。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训斥孩子和仆人;主与客的孩子发生争执,主人要将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谁是谁非,都要向对方表示歉意,但不能当着客人面教训自己的孩子,否则客人会感到不自在。
宾宴一般也是不让孩子参加的。记得小时候家宴时,要求孩子们要做到懂规矩、尊敬人、讲礼貌、有教养,有三个不准:吃饭时不准出现喧哗声、碗筷碰击声,更不准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准吧唧嘴和出虚恭。二祖母说吃饭时听到吧唧嘴的声音让人作呕,吃饭时出虚恭令人难以忍受。并让吃噎着连续打嗝的孩子主动下桌,不准拖拉椅凳以免发出刺耳的声音,这就是不准出声的要求;二是不准“下嘴”,长辈不动筷子孩子们是不能先夹菜的,不准将嘴填得满满的,不准狼吞虎咽,不准站起身来夹菜,够不到的菜可示意长辈给夹,不准用筷子在菜盘中乱挑乱翻,不准边吃边用双眼紧盯着桌上的菜,不准用筷子指人,不准将不爱吃的东西和口杂牙秽扔在或吐在地上,不准掉饭粒,揭馒头皮和剩饭要将饭碗扒拉干净。最忌讳的,就是孩子将筷子直插在饭碗中;三是绝对不准孩子喝酒。当年两个祖母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乐乐,在饭桌上玩些游戏,输了要出节目,吃完饭还要让孩子们比比谁的饭碗和桌面最干净,席间温馨的气氛十分浓厚。这里可以省去不少步骤。
举个反例:礼貌礼仪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以下两点注意:1. 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2. 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这是不可以省去的。
总而言之,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所以礼仪有些可以简化,但有些礼仪不可以除去。
篇2:拜中国传统礼仪(高中600字叙事)
导读:本是古代人对父辈亲友所行的礼节。此词始见于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据说李稷去谒见文彦博,因为李稷的父亲李绚是文彦博的门客……
本是古代人对父辈亲友所行的礼节。此词始见于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据说李稷去谒见文彦博,因为李稷的父亲李绚是文彦博的门客,所以文彦博“著道服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如数拜之。”正因为世交子弟对相互间的长辈须行八拜之礼,故而,相互之间称八拜之交。
后世异姓之间结拜为兄弟、姊妹,也称为八拜之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明代许自昌《水浒记·召衅》:“记得去年有个戴宗,曾到郓城来,与我为八拜之交。”汤显祖《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清代李渔《意中缘·借兵》:“与小弟有八拜之交。”八拜之交,也简称八拜交。例如元代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他有个八拜交的姐姐是赵盼儿。”
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贤弟!我与你是同乡人,又是从小里八拜交的兄弟。”异姓结为兄弟时,相互间有时只须四拜。如《水浒全传》二十九回:施恩欲借重武松报仇,向武松“说道:‘义士如此英雄,谁不钦敬。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科,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不期今被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这个去处。非义士英雄,不能报仇雪恨。义士不弃愚男,满饮此杯,受愚男四拜,拜为长兄,以表恭敬之心。’武松答道:‘小人有何才学,如何敢受小管营之礼?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当下饮过酒,施恩纳头便拜了四拜。武松连忙答礼,结为兄弟。”
篇3:中国的传统礼仪(高中800字议论文)
中国传统礼仪——折腰礼
折腰是见面时弓身弯腰之礼,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晋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告当柬带迎谒,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晋书·陶潜传》) 后演变为屈身事人称折腰。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诗《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歧路灯》第二回写谭孝移从祖籍丹徒修谱回来,街坊邻舍、亲朋好友纷纷来送盒酒为之接风洗尘,谭孝移看到娄绍、孔述经等五位挚友送来拜盒,便立即分付小厮到街上望着,另行接待。说:“五位爷到时,不必走前门,即邀到后书房内。可以从东坍同过来,我在后门等候。”不多一时,果见五位客从胡同过来, “谭孝移躬身前迎,五位逊让进门。到轩上,宾主叙礼坐下,献茶毕,孝移躬身致谢道:‘诸长兄空来一望,已足铭感,何必赐贶!”
《万花楼》第二十八回“报恩寺得遇高僧”,写狄青到了报恩寺内厢,“就有一位老和尚下阶相迎”,“狄青见他前来迎接,想他定是有德行高僧,不敢怠慢,先打了一躬。那和尚只两手略略一拱”。“狄青一想,本官深深打躬,这和尚只拱手而答,必然是个大来头的和尚了。”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棒打洪教头”,写林冲待人以礼。柴进正陪林冲吃酒,教师洪教头来到,“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宫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诺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第四十六回写杜兴到祝家庄送信,被祝氏三兄弟斥骂一顿,杜兴忍耐着,又“躬身禀道”:“东人有书拜上。”
《西湖佳话》中“西泠韵迹”,写名妓苏小小虽流落风尘,但并不自轻自贱,对权贵不阿谀奉承,不卑不亢,不屈身事人,拜见时也不用顿首之礼,仅折腰而已。上江观察使孟浪“自诗当道官”,三次令吏卒呼唤苏小小,苏小小爱理不理,勉强去侍候, “不慌不忙,走到面前,也不屈膝,但深深一拜道:‘贱妾苏小小,愿相公万福。’孟观察此时心已软了,说不出硬话来。”
篇4:中国正确的握手礼仪(高中1200字以上说明文)
聚散忧喜皆握手,此时无声胜有声。握手虽然简单,但握手动作的主动与被动、力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身体的俯仰、面部的表情及视线的方向等,往往表现握手人对对方的不同礼遇和态度,也能窥测对方的心里奥秘。因而握手是大有讲究的。
握手的程序
握手的主要原则是尊重别人。握手的程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
握手的基本礼节
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
在长辈与晚辈之间,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应是前者先伸手,后者先问候,待前者伸手后,后者才能伸手相握;
在男士与女士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已是祖辈年龄,则男方先伸手也是适宜的。
在主宾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但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辞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别。如要同许多人握手,应当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先已婚者后未婚者。
在接待外宾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以示欢迎。
在社交和商务场合,当别人不按先后顺序的惯例而已经伸出手时,都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拒绝他人的握手是不礼貌的。
握手的方法
握手的正确方法,是在介绍之后,互致问候的同时,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拇指与手掌分开并前指,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并微向内曲,握手时两人伸出的掌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左方,然后用手掌和五指与对方相握。
伸手的动作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亲切、自然。右手与人相握时,左手应当空着,并贴着大腿外侧自然下垂,以示用心专一。一般要站着握手,除老弱残疾者外,不能坐着握手。
握手时间的长短可因人因地因情而异。初次见面时握手时间以3 秒钟左右为宜;在多人相聚的场合,不宜只与某一人长时间握手,以免引起他人误会。
握手力量要适度,过重的“虎钳式”握手显得粗鲁无礼,过轻的抓指尖握手又显得妄自尊大或敷衍了事;但男性与女性握手时,男方只需轻轻握一下女方的四指即可。为了表示尊敬,握手时上身略微前倾,头略低一些,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边握手边开口致意,如说:“您好!”“见到您很高兴!”“欢迎您!”“恭喜您!”“辛苦啦!”等等。
握手时可以上下微摇以示热情,但不宜左右晃动或僵硬不动。对尊敬的长者握手可取双握式,即右手紧握对方右手时,再用左手加握对方的手背和前臂。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前,应先行军礼,然后握手。当自己的手不干净时,应亮出手掌向对方示意声明,并表示歉意。
握手的姿势透露心态和性格特点
握手不仅是相互传情递意、联络沟通的手段,而且从握手的姿势中可透露双方的心态及性格特点。美国著名盲女作家海伦· 凯勒说:“我接触过的手,虽然无言,却极有表现性。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 … 我握着他们冷冰冰的指尖,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而有些人的手却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
握手的姿势尽管千差万别,归纳起来它可以传达三种基本态度:支配型,顺从型,平等型。在这三种基本态度中,平等型的握手所传递的信息是:“我喜欢你,我们可以相处得很好。”而支配型和顺从型的态度则正好相反。握手时,如果对方的手掌心向下行握手礼,应该立刻意识到对方的支配欲和垄断欲很强,这种掌心向下的握手方式,无声地说明,对方认为自己在此时此地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而与此相反,如果对方握手时掌心朝上,应该意识到,对方属于顺从型,这种人可能处世比较民主、谦和,平易近人,对对方比较敬仰。这种人往往容易改变自己的看法,容易被他人支配。
握手的场合
握手是人们日常交际的基本礼仪,在必须握手的场合如果拒绝或忽视了别人伸过来的手,就意味着自己的失礼。具体说来,应该握手的场合至少有以下几种:
在被介绍与人相识时;
与友人久别重逢时;
社交场合突遇熟人时;
客人到来与送别客人时;
拜托别人时;
与客户交易成功时;
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时;
劝慰友人时。
此外,还应本着“礼貌待人,自然得体”的原则,灵活地掌握与运用握手礼的时机,以显示自己的修养与对对方的尊重。
握手十忌
不讲先后顺序,抢先出手;
目光游移,漫不经心;
不脱手套,自视高傲;
掌心向下,目中无人;
用力不当,敷衍鲁莽;
左手相握,有悻习俗;
“乞讨式”握手,过分谦恭;
握时过长,让人无所适从;
滥用“双握式” ,令人尴尬;
“死鱼”式握手,轻慢冷漠。
篇5:中国礼仪作文(五年级700字议论文)
中国是一个向来都以“礼仪之邦”着称的大国,自古至今历来都被世人认为是一个举止行为十分文明的国家。
现在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都时刻教育孩子们要以礼待人,学会文明处事,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小公民。可是就连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的道理,却在许多大人身上折射出了一点“另类”的影子。
就拿一个简单的例子的来说吧,在公共汽车上要给老、弱、病、残、孕的人让座,这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道理,而且公共汽车上也有许多提示,可是究竟以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已:“我闪是否看到过这样的标志!看到后我们有过让座吗?让过几次?是主动的吗?现在都是什么样的人在让座?”回答几乎是一样的——现在都是我们和一些年过半百甚至是七旬、八旬的老爷爷、老奶奶在让座,而那些年轻力壮的人则是坐在座位上。“眺望”远处的“风景”,他们都是在看风景是吗?不!他们看上去似乎是在看风景,可心里却做着十分强烈的挣扎,他们可能在想:”我要让座吗?让了座又不会被人赞扬,干吗这么费力不讨好呢?我才不干呢!但心里好像又有点很过意不去。所以就给自己戴了个“假面具”,久而久之,有越来越多的这么想,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只要自己有座位就行的心理。可是我觉得存在着这种心理的人是不对的。
我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问:“难道让一个座位就这么难吗?这个举动很好、也很小,难道你们就不能试着做一做吗?”如果说有人可以不是那种自私的心理,那么这微不足道的让步,就可以让一个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程度提高很多很多。
纵使文化再高,智慧再多,本事再大的人,而他却不懂得文明礼让的话,那么他一样不会被社会认可。因为他连一个做人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篇6:中国传统礼仪三拜礼(高中800字说明文)
三拜礼(再拜额手礼)适用于礼敬天地祖师国。
古代拜制沿革复杂。一般地说,长跪、弯腰、垂首至地为“拜”。拜时头低垂触地,并略作停留,称为“稽首”,或称“叩首”,俗称“磕头”。古时常礼为两拜稽首,称为“再拜”。有时以示尊重或诚意,则变常礼为三拜稽首,称为“三拜” 。
【三拜】佛教礼仪。
指顶礼三次,表示尊重。在中国佛教界有展具三拜之礼,此中又分大展三拜、同展三拜两种。若行三次三拜则称九拜。《南海寄归内法传》谓(大正54·221a)︰‘礼拜敷其坐具,五天所不见行,致敬起为三礼,四部罔窥其事。(中略)西国见为三拜,人皆怪之。(中略)如经律云︰来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边坐,不云敷坐具礼三拜在一边立,斯其教矣。’可知三拜在印度并非佛教的礼法。然《祇洹图经》中有受戒登坛须礼佛三拜的记载,而《法苑珠林》曾引用《西国寺图》所载‘行至佛所礼三拜竟’的记载,故一般相信三拜为佛教固有的礼法。《释氏要览》卷中亦云(大正54·277c)︰‘三拜(中略),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 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两德兼备而各有显。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手臂随腰部动,深躬(90度)。
“兴。”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兴。”
“额手。”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兴。”
“礼成。”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师国,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篇7:中国的传统礼仪(初中1200字以上议论文)
中华自古为尊老敬长孝敬父母之礼仪大邦,诲幼友弟夫妻和敬君子之国。 我国民自古具有“温,良,恭,俭,让”之五德。谦逊克让,以礼律己,以德待人。然而我们今天,除了中国面孔的一张表皮,还剩下什么呢?我们传统美德优秀礼仪到哪里去了?我们今天除了自己就只是个唯利唯财贪好虚荣的社会是一个四肢不全之废人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自我的行尸走肉。。。看看我们社会上流落街头无人奉养的老人随便抛弃的孤儿无诚无信的朋友各自为利的夫妻礼义廉耻信一扫而光。。。。
因此,重拾礼仪,唤回灵魂已是不容忽视的了。窃以为,礼仪,礼貌不仅存于心中,也表现在适当的形式中(至少给人一种亲切感使对方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而被尊重)和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细节中。礼仪不能只重于里而忽视表,表里行神统一,由表带里,由里衬表,才真正具有规范行为道德的价值。而这些,是日常生活中随意就能做到的,既不费力,也不劳神,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礼貌礼仪,所谓“生活常礼”。和那些繁文俗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也可以适用于现代社会,因此,试着做一下,也无妨,故在下简单列出古代基本常礼,算是现代版简化常礼吧。如愿意再详细复杂一点,请参照信而好古兄的《常礼举要》里面概括比较全,但我觉得亦不必如此夸张拘泥。对于以下几点,最基本的东西,你又能做到几点呢
一居家克己
1家中有高龄行动不方便的长辈应定日主动到其房里行礼请安(最好是一对夫妇,一对夫妇的前去,家中小辈兄弟姐妹前去,这样人既不多也不烦杂)与其聊天,问寒问暖,送餐递巾。
2要出门时与家人相互告之,上学上班去要打声招呼,回来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时要迎一下,帮忙拿东西等。为人子者出门要主动到长辈房里告之辞行,回来时也要主动到房里行礼(以免长辈担心).
3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要记得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
4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场合,到别人房间不要直接推门擅入,也不要大声敲门(唐突,不礼貌且打扰别人)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我可以进来吗?”里面人应说”请进“并站起来,方可进入,比较熟悉的亲人朋友可以直接就坐,像客人或较疏人等主人应请其上座,自己坐客座,并且客人坐后自己方能坐;身为晚辈者,有事应主动到长辈房间去,通报应答如前仪,只不过长辈仍坐主坐,晚辈进去后可略一躬,自己坐客位,不必谦让.
5朋友哪怕是兄弟姐妹来也要站起身来,如是长辈老师的话站起身来并微一躬身,长辈立不可坐,长辈让坐时方能就坐.
6两人一同行礼问安或陪同他人去行礼时如旁人须行礼自己不用行礼时,旁人行礼自己先不能就坐等旁人礼毕就坐后自己方能坐下.
7居座行礼时应先站起离座站到一旁然后行拜再起身复位且莫从座上直接下跪.
8出门时候衣冠要整.
9即使在家亦不要大声喧哗.
二待客之道
1有客拜访应将家收拾整洁着正装,衣着整洁,(尤其夏天更为注意)不随意出门,侯客而到.
2客人来应主动迎出,与客人在门外拱手,主人伸右手请客人入,客人微一躬谢礼后方可进入,主人在前引路客人跟其后,客人应将鞋摆放整齐,客人走时脚步应轻些,以免打扰其他家人,主人请客上座,自己坐客位,客人谢坐后方可坐,主人侯客人坐后而坐,起席,客人先站起来,主人方能站起来,送客送出门.
3如内有客人,应都起立,主人为其一一介绍,相互都要见礼,方可就坐,按说,晚来的客人应众人都坐后方才就坐.
4主人送茶送水应主动下地亲自奉与,客人双手接过,点头示意。先奉老后奉少,先奉生后奉熟.
5如只有两人面对面谈话时,有客人进来时,应主动站起来,让出座位默默退侧到一旁客位,来者坐下后自己才坐,自己在一旁不要插话,等二人相邀时方可加入谈话内容当中.
6递接物品时应双手拿稳物品奉上(古礼单手为”递“双手为”奉“长辈上级用”递“晚辈下级用”奉“)长辈老师所送礼物,不应推辞.
7如会尊长老师则入门后须行礼问好自己主动坐客位.
8遇节日亲朋好友之间应相互拜访串门,相互馈赠礼物,每家每户都要走到送到,晚辈学生主动到长辈家里去拜节问安,在路上认识人之间相遇应行古礼,如作揖等.
三,谈话交流
1等对方说完话自己再发言不要插话随便打断别人讲话.
2谈话时身子不要乱动不翘二郎腿不扪脚不东倒西歪.
3谈话时不要一直用眼睛盯着对方看.
4谈话时不要用手指着对方或他人.
四聚会有制
无论是聚餐还是出席会议多人皆坐一张桌子时应请老者或长辈居上座其次左右两边客位按辈分年龄先来后到依次排之自己如是东道主的话应坐末位.
古代用餐时的座次汉至南北朝为分主客位的分餐制主人居北边上座客人分坐室内左右两侧皆有单独的餐案餐具;隋唐时出现长条方桌没有了单独的餐案但每人依然有自己的餐具其座次排位皆如故;清时普遍已用圆桌一齐聚在一处沿用至今。个人以为无论聚餐还是聚会应效先汉的分餐制较好尤其是传染病大肆猖獗的今天.
五行礼有仪
1谢礼:如果要谢谢别人的话不要只说口头上的谢谢应站起身来行礼作揖,如对他人表示歉意也应作揖或顿首表示自己诚心悔过.
2见面之礼:平辈好友同窗相遇时,应面对面一同相互作揖;兄弟姐妹或其他人相遇时,应为幼者或年纪辈分小的先行礼,对方还礼;男女之间男士先行礼,女士还礼;遇自己长辈师长时,应主动行礼,为长辈者对晚辈只颔首还礼便可.
六学门肃清(补充)
1在校园中如遇师长装扮人走过应停步,侧身一旁让其先过(无论认识不认识).
2对高年级或低年级同学应以”某某学兄学姐/某某学弟学妹“称之,对学兄学姐应有其尊重.
3对同年级同学应以”某某同学“称之.
七长幼有序
不管是兄弟姐妹还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年幼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某某哥/姐做到待之以敬为长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某某弟/妹做到待之以礼让无论座次事物名额分发物品处处做到让幼者为先.
八称谓之礼
只一点既可关于名字的问题现在我们习惯性的管同辈人群或同社会圈子中的人直呼姓名或者关系亲密点称名字认为是表示友爱的方式。实际中华礼仪中名者既讳也是不能随便呼之的。
所谓名讳名讳,一般只有父母偶尔称之或自己用谦辞时提到。在古代甚至君臣之间亦不能直呼其名,多称其职称或者叫字号。由此可见,名只用于标书立传、户口注册人物登记中。可同社交圈中一般都以姓后冠、以职称呼之,或者叫某某君,尊敬但有很亲近的叫某某兄/某某姐,再亲密一点的直接称字,没有字的称号或者如兄弟姐妹般以仁兄贤弟尊姐贤妹呼之。
篇8:礼之中国 文明礼仪作文(高中900字议论文)
礼是世界文明中艳丽方放的花朵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礼仪古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经典《论语》中就记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句子。中国古代有三部最著名的礼典:《周礼》、《仪礼》和《礼记》,总称“三礼”,是关于各种礼制的百科全书。在中国文化里,“礼”博大精深,几乎无所不包,如自古就有“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礼仪故事广泛流传,更有“礼贤下士”“知书达理”“恭而有礼”等成语沿用至今。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礼仪,在字典中的解释为礼节和仪式,可见在古人心中,礼即是一种神圣的仪式,代表的是对彼此的尊重和自身修。在中国古代,礼仪更是编撰成册,成为为人处世之道,让人们去学习礼仪,重视礼仪,应用礼仪。总的来说,礼仪就是人与人的一种交往方式,一种自身修养的体现。
礼仪有什么用呢?有这么一个故事:国王没有孩子,为了挑选合适的继承人,国王装扮成乞丐,寻找合适的孩子,一个衣着华丽的孩子,面对褴褛的乞丐,恶言相向,怒目相对,另一个孩子温言软语,谦逊有礼地善待乞丐,这孩子的善良和礼貌,深深打动了国王,而另一个孩子终是因为自己的无礼而使得朋友远离。
童话故事毕竟不是真的,但其中的道理耐人深思。礼仪,纵然不能让你成为国王,但礼仪能让你收获更多的微笑。托马斯福特说:“谦恭有礼,人人欢迎”。礼仪,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无礼的人往往不受待见。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的礼仪之邦,绝非是徒有虚名,有所为论:周恩来总理在接待外客之前,总是先整理着装,净脸刮胡子,对着镜子检查一遍又一遍。有一次在接待一个国外的重要来客时,即使快要迟到,周总理也不忘在车上对着镜子查看。身边有人问他麻不麻烦,周总理却说良好的着装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更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了面子。
礼仪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一种,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先进的礼仪文化,交往礼仪,餐桌礼仪,着装礼仪等等,礼仪无处不在,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到如今,中国的礼仪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一言一行都体现着自己的礼仪。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好的中国,我们更不能忘了传承至今的礼仪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文明礼仪,争做礼之中国!
篇9: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高中1200字以上议论文)
中国礼文化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礼之产生,可以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
产生了。
结合文化和礼之起源,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礼之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所应具有的态度,即礼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
(二)礼是一系列动作,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即通过一定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礼是一种程式或仪式。通过多样性的仪式,表现出行礼人对人对己的敬意、爱戴和重视。
(四)礼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
礼,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
核心提示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离开了礼来谈中华文明,则无从谈起。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以衣冠文物标榜国家文明的特色,举世所无。中国人的治国方略,经过诸子百家的争鸣与论辨,最终走上礼治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在
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我们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对礼乐文明有所了解。
礼是“修、齐、治、平”的大经大法
周公制礼作乐,中国文化的底蕴从此得以确立,其后经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弘扬,成为博大精深可以经纬万方的巨大体系,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
首先,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我们读《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要求人们爱惜森林资源,保护幼小动物。那时的人口比今天少得多,资源比今天丰富得多,但儒家已经意识到人与宇宙万物必须共存共荣的道理,这是何等的胸怀与卓识!
其次,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订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度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礼是经邦治国的大经大法,无礼则无从措手,成为社会贤达的共识,有关的论述触目皆是,如《左传》引君子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孔颖达疏云:“国家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所以经理国
家、安定社稷。以礼教民则亲戚和睦,以礼守位则泽及子孙。”子大叔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荀子说:“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将礼譬之为治国的衡、绳墨、尺寸,乃是规范一切的标准。
治国理念的实现也必须通过礼。再好的治国理想、理念,只有通过礼仪,才能层层推进,逐步变成现实,这个道理《礼记》上说得非常清楚: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这段话的意思是,道德仁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没有礼就无法成就。教育民众,端正风俗,没有礼就不能完备。纷争辨讼,没有礼就不能判别是非。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名分,是伦理的基础,没有礼就无法确定。班朝治军,居官执法,没有礼就没有威严的气象。祭神敬祖等,没有礼就无法诚敬庄严。一言以蔽之,没有礼就做不好任何事情。
礼治法治在“交锋”中决出主次
自古以来,治国之道就有法治与礼治之争,两者孰优孰劣,在先秦就有论辩。
我们先来看看法家的理论。战国时期的法家,前期的代表人物是商鞅、申不害、慎到,后期是韩非。商鞅重法,主张法律公开,严格依法行政,“法不阿贵,一断于法”,不管是卿相、将军,还是庶人,只要不听王命、违反国家禁令者,一律“罪死不赦”,主张“刑九而赏一”,多用刑,慎用赏。
申不害强调“术”,就是君王驾驭臣民的权术,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使他们努力工作,不敢偷奸耍滑;同时要寡言少语,给人以高深莫测、无从捉摸之感,这样就可以掌控局面。
慎到也主张“事断于法”,官吏守法,人民为法所役使。同时,他又提出了“势”的观念。他说,尧如果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那他连邻居也使唤不动;他南面而称王了,才得以号令天下。因此,地位和权力特别重要,君王务必要很好利用这个“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其理论基础是人性好利。他说:种地很辛苦,为什么还有人种?那是因为想致富。打仗很危险,但还有人愿意去,那是想立功。造车的人希望人人富贵,那样就有钱去买他的车。卖棺材的人希望天天死人,那样他才有生意。他又说,臣下用效死力的方法与国君做交易,国君则陈列各种爵禄与臣下做交易,彼此之间哪有什么君臣如父子关系?都是在权衡这场交易是否合算。所以,君主要善于用“利”来调动臣民的积极性,使他们服服帖帖地成
篇10:中华礼仪作文(一年级1000字议论文)
中国是一个文化之国,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中也包含着中华的礼仪。
礼仪的“礼”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有“礼仪者敬人也”还有儒家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同时礼仪也是一种交往艺术,是待人接物之道。礼仪本身就是我们在社交时的一种特殊语言。学习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学生的本职。学习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学习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习礼仪文化,有利于强化人们文明行为和提高人文素质。
我们现在有《弟子规》,其中讲得就有对待父母和师长的礼仪。“百善孝为先”,中华礼仪中,孝道是位于首位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爱,并且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年华。父爱如山,深沉而伟大;母爱如花,总在沉默中绽放。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用布袋背着我,这个布袋就是母爱,长大后,这个布袋是女儿的深情,如果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远走了,但爱依然不会,所以“孝”是中华礼仪中最首要的一种,我们应当让孝行布满人间。
感恩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礼仪。老师是我们求学路上的指引灯,当我们迷失方向时,他为我们指引方向。她在我们孤独寂寞的逐梦路上伴随我们前进,她用她的光、她的热,温暖照耀着我们的灵魂。因为爱,老师教书育人;因为爱,老师辛勤辅导;因为爱,老师为我们的未来而牺牲着光阴。是爱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走向我们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懂得感恩,我们,懂得回报,我们,会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感恩,在中华礼仪中居于不低地位的感恩,是我们应该继承下去的精神财富。
社交礼仪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素质的礼仪。对待陌生人,我们可以送给他一个微笑,这样平易近人,落落大方,像春风拂过,丝丝温暖,萦绕心头。对待朋友,我们可以送上一份关怀,这可以促进朋友之间感情的交流,还可以造就我们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同样给自己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份关怀,让自己心里充满阳光,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社交礼仪,感情沟通的桥梁。
我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我们祖国是团结和谐的国家,我们民族是乐观勇敢的民族,我们是中华人民,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礼仪,是我们素质的体现。中华民族是高素质的民族,中华人民是高素质的人民,我们将不负“礼仪之邦”的美誉,将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华礼仪传承下去。
文化之国,国之文化,我们,共同发扬。
#客人#主人#文明#常识#文化#茶#菜#餐桌#习俗#筷子#握手#饮食#喝酒#春节#民族#知识#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