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通用10篇)
篇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校的信》有感(小学500字读/观后感)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进了皇家林园,圆明园当时堪称“万园之园”,两个强盗闯了进去,劫掠,口袋装得满满的,笑嘻嘻手牵着手回到了欧洲。就这样,富丽堂皇的圆明园被掠夺空了,最可恶的是,他们还放火烧了它。但法国作家雨果却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表示了愤怒。
1860年,对于中国这是可耻的一年,可耻的。这一年,中国失去了圆明园,失去了无数珍宝,150年的劳动结晶也毁于一旦了。
这两个强盗将受到人民的辱骂,历史的惩罚。他们把几代人民的努力毁了,他们是罪人,永不可原谅的罪人。他们不仅会受到世界人民谴责,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因为他们是盗贼、是罪人。
中国是美丽的,我们不仅要记住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诸葛孔子”等、我们要记住国耻。《南京条约》是我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标志着中国的落后与政府的无能。
这样的条约还有好多:1858年5月,俄军逼迫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割让了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这些不平等的条约说明了中国的无能,使一个国家被瓦解这是一些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应该以此为警戒。让过去的悲剧不再重演。
一个国家有了一段悲惨的历史,那这个国家就会富强,一个人有了这么一段挫折,他将变得更加坚强。
篇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八年级300字读/观后感)
再想想我们身边的事吧,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有的人却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明知他的朋友是做错了,也要帮助他的朋友;在我们学校里,有的人为了能帮班级里拿多一点分,明明看见自己的环境区里有垃圾就一脚地把它踢到别人的环境区里;如果拿我们生活中的事跟雨果先生的事相比,实在差得太远了。
如果人人都能像雨果那样那该有多好啊,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自私自利的人了。读了这篇课文,让我读懂了许多,让我读懂了做人应该像雨果那样公义。正直。公正。无狭隘的民族之情。我感到非常的震撼。感动。惊讶。我也非常的感激您为我们祖国做出
的贡献。
此致
敬礼
中国初中生:
20xx年9月8日
篇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件(初中1200字以上)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教材内容分析,该文写的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对东方艺术、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教师要做到能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并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
2: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该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以战争为主题,学习这一单元,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本课则是愤怒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进而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本文的特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与过程目标:比较阅读,体味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情感态度目标: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鉴于以上分析我确立教学重点为: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二、教学设想与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处理)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其次,分解重点、难点。本文立场鲜明,“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支撑着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学习这篇文章,不必拘泥于“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模式,可以将文章自然切分为两个独立整体比较鉴赏,在比较中感受侵略战争的罪恶,探究雨果的远见卓识。在形成鲜明的感受之后,再进行深层反思,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
三、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联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这节课我将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以诵读、讨论为重。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将贯穿课堂始终,再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
四、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从朗读中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既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又能从别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懂得与人合作的意义,体验群体合作的成功感。在肯定个性化阅读的同时,告诉学生如何从集体中汲取智慧。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 新课:我准备这样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麽?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讲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设计这一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形象地讲出了课文地有关内容,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对比鲜明、精彩的语句细细体会。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准备设计以下问题:
1、雨果怎样赞美圆明园?语言有什么特点
2、雨果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语言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雨果是这样赞美圆明园的: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语言上充满感情,语句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
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谴责态度。用了反语这种修辞手法: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本文是一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很有感染力的文章。读者初读此文,就很容易的被吸引:既有对作者评价圆明园的真切的认同,又能感受到作者强烈谴责侵略行为的痛快淋漓。本环节的设计就是抓住学生的这第一“感点”,感情朗读,直接进入文本,形成对比鲜明的第一感受。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三环节的学习。
(三)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雨果作为一个参与掠夺与侵略的法国的一个公民,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自己的言论,没有一点奴颜媚骨,仗义执言,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能不能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收获大不一样。为了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以下问题:
篇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缩写(小学100字书信)
在亚洲中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了各国人民而建!
但这个奇迹消失了。
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圆明园,法兰西和英吉利。在中国人眼里,我们欧洲人是野蛮人。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
我希望有朝一日,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中国。
篇5:《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读后感(七年级800字读/观后感)
当我读完《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时,我不由得被雨果的精神给打动了,他站在了全人类的立场上为中国打抱不平,他并没有因为“抢劫”中国的有自己的国家而予以维护,他以客观的角度给这次远征中国给予了“赞美”。
“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句话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来做比较。“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这段话特别优美,可以让人想象出圆明园。是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让人一下子就能想到,让人不禁感叹。“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段话又说明了创建圆明园的辛苦,为下文英法联军的罪行做铺垫。“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段话总的写了圆明园的地位。“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这是一个过渡句,让人们想接着往下读,让人们产生了好奇心。接下来,便说了英法联军的罪行。多处运用了反语,让人们更加痛恨英法联军。
最后,雨果说了,法兰西会把他们在圆明园“抢”来的东西,归还中国。
这让我更加痛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光荣事迹”了,雨果令我感受到了他站在人类最高境界来以客观角度面对英法联军的事迹时高大形象。
我对雨果的敬佩不禁多了几分。
篇6: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高考1200字以上叙事)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2、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三)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远征中国的态度和感情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语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先生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同学们都听说过圆明园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又变成什么样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并将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废墟。作为当时法国统帅将领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称这次远征中国是体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见。那么雨果对这个事件持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左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三)书信格式
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字词
赃(zāng)物箱箧(qiè)制裁(cái)给(jǐ)予恍(huǎng)若
琉(liú)璃(lí)珐(fà)琅(láng)眼花缭(liáo)乱惊骇(hài)
晨曦(xī)瞥(piē)见劫(jié)掠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五)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雨果评价圆明园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明确:奇迹
2、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
明确:(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3、按照雨果的描绘,圆明园中有哪些物品
明确:大理石,玉石,青铜,瓷器,异兽,花园,水池,喷泉,成群的天鹅、朱鹭、孔雀等
4、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为谁而建?为什么
明确: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5、“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它是怎样消失的
明确:被两个强盗——法兰西、英吉利毁了
6、两个“强盗”在圆明园犯下了哪些罪行
明确:洗劫,放火,行窃
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谁
明确:小额尔金(对照书下注释,区分两个额尔金的所作所为)
8、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谴责的态度
9、他是用很激烈的言辞从正面谴责的吗
明确:不是,是用反语(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
10、雨果使用了哪些反语
明确: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赞誉
11、雨果批判所有英国人与法国人吗
明确: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或答“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亦可算对。
12、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13、作者说:“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明确: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反映了他是站在人类的立场、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件事。
14、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体现了作者明确的立场、鲜明的态度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六)拓展延伸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
(七)结语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也要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能允许别人欺侮我们,只有强盛的国家才有可能维护自己的尊严。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布置作业
以“雨果,谢谢你”为主题,用书信的格式给雨果先生写封回信。
(八)板书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圆明园——赞美——奇迹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侵略者——讽刺——强盗
篇7: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500字书信)
尊敬的巴特勒上尉:
不知道您看了雨果先生的信后有何感想?应该不会后悔当初的那个必然的决定吧。那么,现在,我以一名中国人的身份与你谈论。很感谢你可以往下看。
暂且不谈当时中国是怎样的野蛮,让我们一起谈谈当时法国的“如此文明”吧。因为文明,说以不好好呆在自己的国家而跑到中国“撒野”;因为文明,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北京,将圆明园偷得一干二净;因为文明,所以在偷了一切后放火烧了这个世界奇迹!这一切都是因为法国文明。太文明了!
亲爱的巴特勒上尉,您有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吗?有过被别人随便践踏自己最爱的东西的滋味吗?一定没有!不然您怎么会在中国人最悲伤的时候笑的最灿烂呢!?难道法国人眼中的”文明“就是如此的糟糕吗
中国有辞典,那么文明的法国也一定有,对吧!那么请您查一下”文明“二字的意思!
法国在我认为,还有另外的名字,叫做”贪婪“。
你们文明的抢走了圆明园的一切,连字画也不放过!当我想到一群文明的法国人拿着放大镜看着放倒了的中国字时,就像吃了怪味豆,既觉得可笑,又觉得可怜!
所以,亲爱的上尉,请您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法国人是文明的,只有中国才有权利来判断!
好吧,最后,请让我代表所有的中国野蛮人向法国文明人问好!
谢谢您,亲爱的上尉!
篇8: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有感(八年级300字读/观后感)
当我读了这封雨果给巴特勒的信后,让我感到了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当然,我更痛恨英法联军,他们霸道、无耻。
当我看到当时圆明园犹如仙境般的照片时,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当我听语文老师说有位大老板要重建圆明园时,我又感到无比的高兴。
雨果在信中替中国、替全世界人民痛痛快快的骂了这两个强盗(法兰西和英吉利)。
虽然雨果是法国人,但他还是谴责了自己的国家,因为他觉得文明人不应该这么对待野蛮人。
我痛恨;恨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软弱,恨当时皇帝的昏庸、无能;恨侵略者的贪婪、野蛮…‥
圆明园的毁灭带来我们的是耻辱、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它叫我们牢记:落后就要挨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学们,让我们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而努力学习吧!祖国,祝愿你更加强大!
篇9: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七年级700字读/观后感)
亲爱的雨果先生:
您好!您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文豪.虽说我既不是大文豪,也不是诗人,作家或文学家.但我站在一个人类,一个中学生的立场上给你写这封信.确实,我现在还只能用贫瘠的文字来叙述我内心的想法.
1860年10月18日——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些文明的欧洲人犹如潮水涌入属于中国的神圣领土,圆明园。他们把从西方带来的牛皮口袋张的老大,用那些无价的宝物把它们塞满。然后,举杯欢畅,高兴地庆祝这场胜利的侵略。这些,在他们眼中都变得理所当然。
这场人类之间的互相残杀,民族之间互相争夺的战争,已祸及太多无辜。您是否也在替这些愚昧的人类甚至于强盗搞到悲哀?作为法国人的您,我本来以为您会为了维护自己国家与民族,而违背良知去赞颂您的国家,您的民族有多么伟大和强势。但您没有。这不就是您高尚人格的亮点吗?您并没有站在民族狭隘的主义迷惑,你站在人类的立场。维护的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宠儿,一个瑰宝。
昔日的中国是那样脆弱,那样不堪一击。面对这些来自地球另一面的侵略。昔日的我们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属于中国的宝物,别掠夺。然后,飘扬过海,摆放在不属于自己的国土上,多么悲哀......
中国,早已不再是昔日的中国.它,强盛了.它有能力索要回自属于自己的宝物了.但是,那些为自己冠上“文明“标签的强盗,会归还吗?还是会继续占为己有,可笑的狡辩?结果不是绝对的.因为中国还在继续成长,任何事都有可能.第二个圆明园,还会在现.
艺术,是用来欣赏的.而强占,甚至于毁灭一个完美的艺术.
以上,这就是暴力的“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一切的感想.
一位21世纪的中学生
20xx年9月17日至
篇10: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想对英法联(四年级400字读/观后感)
对于你们,我想说:如果你们没有财富,而且还穷到需要去偷、去抢才能生存,我告诉你们,那样做不值得。如果是在现代,你们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是严惩不贷!你们会成为千古罪人,全中国十三亿人民,甚至全世界的人民,都将痛恨你们。不,应该说,已经在痛恨你们了。你们的罪恶,将永远记录在中国的历史中,永远也别想抹去了。是你们,是你们毁灭了着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我知道,因为你们穷的无路可走,才会走这条路的。可你们为什么不为全人类想想?‘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两句话,是作者雨果先生在文中所写的,你们看,连你们欧洲的大作家都对你们的可耻行为恨之入骨,你们还有什么话可说?你们难道不觉得你们的行为很无耻吗?你们算什么?你们就是强盗、土匪,是人类最低等的一层,人类痛恨你们、讨厌你们,因为你们夺走了我们的文明、我们的心血!
我现在只希望,你们能够把夺走的文明还给中国,还给世界,还给人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